那些信件也都是一个模子,语句变了变,就给人发过去了。

        毕竟第一封信嘛。

        然后要是有回应的,才会慢慢交流一些实用的。

        人初识时,互相之间总是客气的。

        得多做交流,熟悉之后才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

        最开始发出去的信恐怕得有好一百多封,后面能建议联系的笔友,也就这么十来个。

        但这时候写信,毕竟不是后世聊微信,不能天天抱着手机聊。

        虽然比网聊真诚,可要想每个人都做到深入了解,那也不可能。

        “一男一女哩,他们是不是也要住进村里?这可是小鬼子啊。”

        “嘘,是小鬼子也不能当人面喊啊,多没礼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