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通过磁能的高速释放来加速等离子体,理论上能获得远超现有电推进技术的性能。
        在太空中,从理论上来说它甚至能将航天器推进到十分之一光速左右。
        早在15年还在南大上学的时候,徐川就曾在研究参宿四的过程中探索过这类在恒星上极为常见的天文物理学现象。
        不过当时的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深入研究这种天文物理学现象背后的机理,直到24年的时候,才算是完成了《电子磁流体中的磁重联·磁纽缠稳定性理论》论文,解释了磁重联机制背后的机理。
        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便是他定下来的下一代航天引擎。
        这项研究,徐川交给了下属航天基地和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共同进行,只是几年来一直都没太大的进展。
        直到前几天他在月球视察月面生物圈工程的时候,才收到了常老院士发给他的邮件信息,说是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有了不小的突破。
        沙发上,常华祥院士放下手中的瓷杯,起身走到办公桌后,从抽屉中取出了一份文件报告后,递了过来的同时开口道。
        “借助你之前送过来的《电子磁流体中的磁重联·磁纽缠稳定性理论》论文,研究团队在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的推进上分成了两条不同的路线。”
        “分别是变磁·等离子体团推进器和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